学术报道
当前位置: beat365体育官方网站 >> 科学研究 >> 学术报道 >> 正文
【学术资讯】我院李占扬教授团队“许昌人”遗址研究再获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6日 14:29    点击次数:545


6月15日,国际权威考古学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在线发表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占扬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副研究员、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att Lotter博士以及南非金山大学Kathleen Kuman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从地质考古学的视角,对“许昌人”遗址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遗址不同地质层位的沉积环境及其对遗址本身的改造程度和影响。

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于第四纪地层,地质考古问题是学者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了解考古遗址的形成过程,为合理解释考古材料奠定了基础。“许昌人”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是一处由泉水形成的水塘或小型湖泊(滨湖相)旷野遗址。遗址出土的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兼具中更新世古老型人类、早期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的特征,光释光测年结果为距今约12.5-10.5万年,相关成果于2017年3月发表在美国Science杂志。但是,在该遗址的沉积环境及形成过程研究方面,尚未开展详细的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5-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再度发掘。

遗址形成过程分析可从地层沉积物、考古材料以及古地貌景观重建等方面入手。在“许昌人”遗址形成过程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的沉积物指标包括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和矿物成分等;考古材料指标包括石制品尺寸分布、化石和石制品的产状(长轴方向和倾角)与空间分布特点等。结果显示,“许昌人”生活时期的沉积环境经历了三个阶段:下部(第3沉积层)灰绿色粉砂层,沉积物粒径较细,Fe3+/ Fe2+比值较小(还原性强),磁化率和CIA(化学蚀变指数)值较低,指示缺氧环境下水域平静,水动力较弱的沉积环境,气候可能以相对干冷为主;中部(第2沉积层)棕红色粉砂层,不含钙积层,沉积物粒径较粗、Fe3+/ Fe2+比值呈波动增加(氧化性增强)、磁化率和CIA值较高,指示水域波动频繁,水动力较强的沉积环境,气候可能以暖湿为主;上部(第1沉积层)浅棕红色粉砂层,不含钙积层,Fe3+/ Fe2+比值显著增加,但磁化率和CIA值降低,可能指示相对冷湿的气候环境,水动力仍然较强。整体来看,不同沉积阶段的考古遗存都曾经历水下埋藏环境,而整个剖面以粉砂为主的沉积物粒度特征说明水动力总体上并不大,以低能量水流为主(尽管存在水流强弱的相对变化)。遗址出土石制品的尺寸分布显示,小于2cm石制品所占比例最高(69.5%),但仍低于打制实验结果(87.1%),指示文化遗物经历了一定程度筛选和搬运。产状方面,化石和石制品呈现一定W-E和NNE-SSW优势长轴方向,倾角集中在0-10°,指示其经历了低能量水流动力的扰动。

综合来看,“许昌人”遗址2017年度发掘区域的考古遗存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较低程度的水动力改造,大部分人类行为和活动信息得以保留,为进一步分析遗址性质、古人类技术及环境适应行为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被SCI收录,影响因子2.6,其宗旨在于推动科学技术和方法在考古学各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该期刊主要发表对考古学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技术方法、具有创新性、能解决具有广泛考古学意义的问题和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研究论文和文章等。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5440318302243


【作者:赵清坡    责任编辑:寸凯宁】


上一条:【长风讲坛】全球史与跨国史研究院系列讲座——鸦片战争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下一条:【长风讲坛】杨爱国研究员谈“汉代画像石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关闭